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成分为皮质醇,因其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抗过敏及抗毒素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由于其需大剂量长期应用,且治疗剂量与产生副作用的剂量之间的分界较狭小等原因,往往在治疗疾病时也给机体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如类柯兴综合症、重症感染、骨质疏松症、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痤疮、紫纹、行为认知改变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充分认识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其治疗原则和方法。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2型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占绝大多数。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DKD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临床病理联系和开发无创诊断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积极开展肾活检病理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干体重是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实践的进步,干体重的定义不断发展,概念逐步演变。干体重设定过高可影响血压、心血管系统稳定性和炎症因子,但干体重设定过低可增加血管通路阻塞的风险,造成残余肾功能丧失的风险增加以及增加血液透析间期低血压相关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干体重评估方法有临床评估法、下腔静脉直径测定法、同位素测定法、血浆标志物测定法、无创血容量监测及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等,每种方法均存在其局限性。干体重不达标主要是因为患者不遵从医嘱、血液透析时间短、钠摄入过多等。临床上应分析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达到目标干体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逐年升高。HUA可造成多脏器损害。尿酸性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病变。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应用于尿酸性肾病。西医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抑制炎症等途径缓解高尿酸血症。尿酸酶类药物是近年来降低尿酸的一类新药,包括重组黄曲霉菌尿酸氧化酶,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氧化酶。中药单剂鸡矢藤提取物、金刚藤提取物、槲皮素和芦丁提取物在减轻高尿酸血症、保护肾脏方面有积极作用;中药复方中的二妙丸、四妙汤以及四物汤联合二妙散可抑制高尿酸血症,改善肾功能。因此,尿酸性肾病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容量超负荷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容量进行规范管理,及时去除容量超负荷原因,尤其是可逆性因素,构建规范的评估流程,进行合理、准确的容量评估,可以有效减少容量超负荷的发生,以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急性肾损伤( AKI)患者有较高的死亡率。研究显示这种高死亡率与AKI患者并发的肺、心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密切相关。越来越多证据显示,AKI通过产生系统性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这一过程包括:AKI产生肾脏局部炎症信号分子;通过激活嘌呤代谢途径使血尿酸增高,放大炎症反应信号,进一步通过Toll样受体引发第二波炎症级联反应(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以及抗炎因子的释放);最后形成持续性、系统性炎症反应[以高迁移率旋蛋白1(HMGB1)释放入血为代表]。同时伴随氧化应激损伤、凋亡途径的活化以及白细胞迁移等,最终导致肺、心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关于AKI及其导致远隔器官损伤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便临床工作者更加深入的了解AKI导致远隔器官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为降低AKI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合理的治疗靶点。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给全社会带来严峻的医疗挑战,各种老年疾病随着器官功能减退日益凸显,其中以肾脏最为突出。40岁以后,肾脏功能开始减退,在一般情况下,尚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但在疾病或某种应激状态下,肾脏负荷增加,会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肾脏随增龄发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是一种生理性老化过程,需与肾脏本身疾病相区别。由于肾脏老年性改变,现有的肾脏评估方法对老年人群有一定的局限,尚无适用于老年人的完善评估方法。在对老年肾脏疾病诊断过程中,需首先明确肾功能改变是生理性老化还是病理性改变;治疗上应在病因的基础上考虑老年的生理特点,予以个体化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病变,其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包括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异常、糖基化产物毒性、糖原合酶激酶GSK3等机制均认为与糖尿病肾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表现为自噬功能障碍,肾脏固有细胞凋亡增加以及出现某些潜在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本综述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这一领域做一总结。
糖皮质激素(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是肾脏病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及缓解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副反应。笔者在本文中系统阐述了产生激素抵抗的机制和影响激素疗效的因素,提出应注重规范化治疗,将中医辨"病"治疗的雷公藤制剂联合个体化的辨"证"治疗、传统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组方选药结合中药现代研究结果,是中西医结合治疗SRNS可借鉴的方法。
近20年来超重和肥胖人群迅猛增长,而由此诱发的肾脏损害-肥胖相关肾病(ORG)也越来越受到重视。ORG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流动力学障碍、肾组织缺氧、胰岛素抵抗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多种因素,而足细胞损伤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ORG病理形态包括两种:单纯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和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尽管有大量蛋白尿,但肾病综合征少见。治疗上主要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以期延缓肾功能恶化。
脂蛋白肾病是以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脂蛋白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罕见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载脂蛋白E基因突变。脂蛋白肾病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本文总结了脂蛋白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及病理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当前可能有效的治疗手段。
腹膜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达80%以上,难治性高血压导致卒中、心血管事件发病率不断增加,是患者死亡和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2015年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SPD)关于成人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和代谢指南指出,持续腹膜透析患者目标血压应<140/90 mmHg,并与年龄无关。腹膜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但常见原因是容量超负荷和残肾功能减退。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防治策略包括容量负荷的准确评估与干预、残余肾功能的有效保护、透析处方的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正确选择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团队管理等五个方面。
C1q肾病是一种以系膜增生为主的肾小球疾病,其特点为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系膜区高强度C1q沉积,电镜下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分为3类,包括微小病变(MC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免疫介导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1q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可表现为肾炎或肾病范围内蛋白尿,伴有或不伴有血尿和肾功能损伤。虽然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C1q肾病的主要方法,但多数研究认为C1q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差。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望提高C1q肾病的疗效。
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是国内外常见的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在中国人群中,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以及缺乏预测疾病活动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因此目前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药物毒性仍具有争议和挑战。I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非炎症性自身抗体与足细胞上的靶抗原结合,在基底膜外侧上皮下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从而引起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Heymann肾炎模型是经典的膜性肾病动物模型,然而其靶抗原Megalin并不是人类膜性肾病发生的原因。之后,中性肽链内切酶(NEP)被证实为母胎同种异体产前膜性肾病的靶抗原。直到2009年,磷脂酶A2受体(PLA2R)被证实为IMN的靶抗原。在IMN患者血浆中检测到抗PLA2R-IgG4,其特异性高达100%,敏感性约为70%~80%。抗PLA2R-IgG4滴度可以预测疾病的活动性,其与PLA2R抗原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沉积在足细胞上,引起足细胞损伤,导致蛋白尿形成。HLA-DQA1与PLA2R基因多态性均与IMN的发病相关,二者的风险基因具有叠加效应。综上所述,IMN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易感基因、靶抗原、自身抗体、补体等,这些研究进展对于IMN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A是一种人体必需脂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视黄酸发挥作用,视黄酸对于器官的形成与分化、组织细胞的增生与凋亡起着重要作用,其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组织器官发育异常。本文就视黄酸的分子结构、代谢过程、视黄酸受体以及视黄酸与器官发育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视黄酸与组织器官发育关系的认识。
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的重要环节,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约占腹膜透析转为血液透析原因的20%。不同类型导管由于结构和形状的不同,导致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双袖套较单袖套导管可更好地预防皮肤出口感染和腹膜炎;鹅颈管在预防隧道及皮肤出口感染上优于Tenckhoff直管;导管腹腔段卷曲型与直型比较,漂管及引流障碍的发生率更低。然而,随着透析技术和护理技术的提高,不同类型导管所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已无明显差异。在重视导管类型选择的同时,更应强调皮肤和导管护理的重要性。
虽然血液透析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经90余年,成为急、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我国,伴随血液透析患者的快速增加,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严重挑战,亟待加快社会资金参入和培养合格的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从血液透析的基本技术层面看,血液透析开始的最佳时机?血管通路是否一定要优先选择血管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适宜透析液钙浓度?目前尚存争议。从血液透析并发症防治层面看,透析患者血压控制靶目标?甲状旁腺激素控制的靶目标?目前也无定论。本文将结合现有文献证据进行评述,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营养不良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住院率、死亡率的高危因素,也是血液净化工作者经常面对的问题。营养不良的评估对于其预防、监测、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营养不良评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妊娠期常见的以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是导致妊娠期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2013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指南HDP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血压≥160/110 mmHg应给予降压治疗。钙离子拮抗剂、交感神经抑制剂应作为降压药物的首选,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的潜在致畸性不建议早期使用。单纯子痫前期患者可给予期待治疗,包括降压、对症和营养支持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常在分娩12周内自发缓解,如持续存在,应诊断慢性高血压,特别是分娩6个月后仍有蛋白尿的患者,建议行肾活检明确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疾病。